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世界卫生日

世界卫生日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

2022年世界卫生日到了,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人类活动改变着气候和环境,造成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影响着空气、用水、粮食供应……最终威胁人类自己的健康和生存。看看气候变化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发展历史

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946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便规定从1950年起将4月7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195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
世界卫生日是一次全球性机会,注重于影响国际社会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日启动较长期宣传规划,持续至4月7日之后。
2022年主题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旨在使全球注重保持人类和地球健康所需的迫切行动,并通过积极行动,创建以福祉为重点的社会。

我们能做什么

卫生日要求我们保护注意的卫生不仅仅是只个人卫生,而是更广义的,会危害到全人类所有灾难。
 
全球变暖增大传染病等健康风险
森林锐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使氟骨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海平面上升引发的人口迁移则会增大传染病等健康风险。
 
臭氧层破坏引发皮肤病和白内障
人类生产制冷剂产生大量氟利昂,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过强的紫外线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诱发各类皮肤疾病,还会损伤眼角膜和眼晶体,引起白内障。
 
酸雨令农作物大幅城产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不仅影响人类心脏和肺功能,还会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蛋白质含量降低,进而威胁人类健康。
 
 
干旱危害农牧业生产
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更多干旱问题,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不仅直接影响淡水供应、加剧土地沙漠化,干燥天气还为蝗虫繁衍创造条件,继而造成更大损失。
 
洪水威胁生命,增加传染病风险
森林砍伐、耕地扩大等改变了地表状态,加剧洪水的严重程度。洪水及其引发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会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它也为携带疾病的昆虫提供繁殖场所,提升水源性疾病风险。
 
空气污染与肺癌、心血管疾病有关
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的烟尘、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形成巨大的健康威胁—全世界每分钟有13人因此死亡。空气污染物深入呼吸和循环系统,加大罹患肺癌、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于2021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引导绿色消费、推动新能源发展等方式,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
 
应对气候变化你可以......
保护环境、守护健康,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出行乘坐公共交通,选择节能型电器,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减少食物浪费,做好垃圾分类。